沙甸咸水埠
温哥华 唐人街奇化街268号新华中心地下一层071单元
2019-08-31 - 2019-09-20
把远方的精神带到大洋彼岸
1987年,王义明首次进藏写生,从此开始他的转山之路,三十年间他多次深入藏区创作,与藏传佛教表达虔敬的方式一样,他把这种艺术之旅也称之为“转山”。从2011年起至今已是十次入藏的他,每年都会花上一两个月的时间开车进藏写生,从早晨开始到下午起风之时结束。“王义明的作画方式,表面看是写生,究其实质,却是一种因眼前之峰巅壮美而掀起的一场情绪与身体的同步运动。他之所以能够用整整一天不知疲倦地在八米乘三米的大画面上作画,所依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奇特的情绪而调动起来的体力。他的绘画本身的放肆有一种强烈的现场气息在,仿佛不是写生,而是一次情感与肉身的深刻历练。从这一意义上看,王义明的画是一种行动绘画,他之艺术实践,就是一种与行动密切相关的产物。”中国著名美术评论家杨小彦说道。
“藏民的转山有很多种,他们围着一座神山、一个圣湖转,是他们向大自然表达感恩的体现,这是他们的精神追求。我想人类社会很多表达的东西只是方式不一样,因为你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或者职业区别,我是画画的。这么多年上西藏写生,因为那里所有的一切在吸引着我,这是我的精神追求,我的转山……我的画面和去西藏猎奇的画完全是两个概念,我是将西藏所有的元素全部归在脑子里面再重新组合变成另外一种东西。” 王义明说道。
幡,作为藏民的一种精神的寄托。王义明借用了这种形式作为他行动绘画的一种象征,正如中国艺术家黄建成评论道:“西藏对义明应当说有一种生命的归属感。上西藏只是他西藏宿命的开始,或者是一部分。我想西藏之于义明应当不仅是表皮上的符号、感官上的体悟,而是内心的呼唤和宗教般的信念所至,如此才有他生命中这一段极富意义的痕迹”。幡作为一种“西藏式”的象征包涵的是许愿、祈福的意义。王义明在连续进藏的创作中从抽象绘画中剥离出这一象征元素并将其升华成一个与绘画结合,并具备原始仪式感的行为艺术--他计划把81条长15米宽3米绘画而成的“五彩幡”,以“转山”的方式在珠峰脚下拖行。他说:“希望人们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在珠峰营地,每年造访的游客和登山者都会留下大量垃圾,在地球的最高处都已经出现这么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王义明希望通过这一绘画行动,能为世界、为珠穆朗玛峰、为环保做一点事。
这次,王义明把这种精神带到大洋彼岸的温哥华,以行动艺术的方式继续探索生命之旅的意义,并把他的感受分享给中国以外的观众。这是继北京今日美术馆个展(2017),东莞二十一空间美术馆个展(2017),上海艺术博览会首席特别艺术项目(2018),广州红专厂个展(2018),珠海无界美术馆个展(2018),成都眉山乡野艺术节(2018)之后,开启王义明环保绘画行动在世界范围的推广,温哥华很荣幸地成为这个旅程的第一站。展览除了展出王义明在西藏绘画的作品外,还将展示他此次温哥华之行的驻地创作:一幅长20米,与本地艺术家共同完成的绢本作品。
为支持加拿大尚·艺术基金会和沙甸咸水阜的日常营运,促进世界艺术环保的推广和中加两国艺术交流,王义明慷慨捐赠本次展览的画作15件作为基金会和画廊运营经费之筹募。
《彼岸之幡--王义明温哥华个展》由中国著名艺术评论家、中山大学教授兼博士生导师杨小彦,与加拿大独立策展人龙邃洋联合策划,将于2019年8月31日下午3时在沙甸咸水阜Canton-sardine开幕,展期至9月20日,诚邀各界朋友莅临开幕式,艺术家王义明将向观众分享他的心路历程。
Copyright © 2021 艺集网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5495号 备案号: 浙ICP备17035820号-2 高校毕业设计协同创新中心 经营许可证:浙B2—20200904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8765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