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表面艺术运动:一次解构绘画的激越实验(1967-1974)”展览开幕现场
2019年5月20日下午,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法国驻华大使馆、梅马克当代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支架/表面艺术运动:一次解构绘画的激越实验(1967-1974)”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
展览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法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罗文哲(Robert Lacombe)和文化官员白莫迪(Mehdi Brit)担任总策划,由亲历“支架/表面”艺术运动的法国资深策展人、艺术史家卡罗琳•比西埃(Caroline Bissière)和让-保罗•布朗谢(Jean-Paul Blanchet)共同策展,展出了15位“支架/表面”派艺术家创作于1967年至1974年间作品76件,全面呈现了“支架/表面”艺术运动的创作面貌和思想观念。这也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首次举办以西方当代艺术运动为主题的展览。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开幕式致辞
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专员 白莫迪(Mehdi Brit)开幕式致辞
策展人卡罗琳•比西埃(Caroline Bissiere)开幕式致辞
法国新阿基坦大区理事 弗朗索瓦•贝齐亚(Francoise Beziat)开幕式致辞
学者代表陈岸瑛开幕式致辞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开幕式致辞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邹欣主持展览开幕式
“支架/表面艺术运动”被称为法国20世纪最后一次前卫艺术运动,上接毕加索和杜尚开启的现代主义、前卫艺术传统,与抽象表现艺术、贫穷艺术、波普艺术、大地艺术、极简主义等艺术运动基本上发生于同一时期。当时整个世界正处于风起云涌当中:二战结束不久,欧洲左派运动正在发展,人类开始构建未来,并开始质疑和重新思考现代主义。艺术家也开始回到原点重新思考艺术的未来。支架/表面艺术运动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展览现场
与其它艺术运动相比,“支架/表面”艺术运动的参与者既是艺术家,也是理论的提出者,都有与过去决裂的意愿。他们决定对始于20世纪初的解构绘画空间的工作做一个了结,他们打破了五个世纪以来所使用的传统载体一一油画。这种思考在雕塑领域也得到宣扬,获准使用的材料种类和雕塑底座的束缚得到颠覆。其目标是将艺术去神圣化,把绘画和雕塑从桎梏中解放出来,在抽象表现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重新找到表达的空间。
为此,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们,使用廉价和普通的材料,通过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创作,“支架/表面艺术运动:一次解构绘画的激越实验(1967-1974)”展通过“无笔作画”、“无框画布”、“烧灼、烙印”、“绳结、网、梯子和绳子”、“色彩优先”、“时间、阳光、泥土和雨水的贡献”等几个板块提炼呈现艺术家当时的工作方式。
“支架/表面艺术运动”是一次短暂的团体行动,团体之间既无成员一致认同的纲领,又无公认的创始者和领袖人物,团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维系以艺术实践和展览为基础,以短暂的协调为形态。“因为每个艺术家的个性都非常鲜明,同时,他们所秉承的艺术形态上的立场皆有异同。”在策展人卡罗琳•比西埃看来,他们的思考不仅限于视觉创作,也介入哲学和语言学的领域。通过《绘画-理论手册》等媒体和出版物,这场艺术运动留给人们的精神遗产远超出作品本身。
展览现场
“对中国艺术界来说,‘支架/表面艺术运动’的认知度比较低,但它的确回到了艺术最根本的问题上去:艺术的思维、艺术的目标和艺术的行动。此次展览的全面展开让我们看到这一段不应该被忽视的历史,也看到了支撑这个运动表象背后的思想和文化语境。去年法国大使馆推荐这个展览时,我们欣然接受,因为中国需要加深对于现代主义的理解,同时要加深对艺术本体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举办此次展览的原因,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在展览开幕式致辞时说到。
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专员白莫迪认为:“中法两国都有推动创作自由的意愿,‘支架/表面艺术运动’的艺术家正是这样一群反叛者、探索者。他们不断解构展现空间,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活力对对艺术家至关重要,也与中法之春的理念相契合。”
展览现场
对策展人卡罗琳•比西埃来说,之所以在中国举办此次展览,是因为“支架/表面艺术运动部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思想。”
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看来,“上世纪60-70年代发生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在法国青年当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参加本次展览的艺术家,他们中的一些在年轻时便受到中国道家和中国书法等思想的吸引,并把这些元素融入自己的创作中。艺术家曾说:在世界历史上,只有一种文明摆脱了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形而上主义的范畴,那就是中国思想。而对中国的兴趣,意味着跳出纯西方的概念来思考再现的范畴。”
《无题》 贝尔纳·帕杰斯 1972
《颜料》 克劳德·维亚拉 1966
《灼烧》 帕特里克·塞图尔 1967
“之所以将此次展览引入中国,其最终目的还是再认识,现代性的重新认识还是启蒙。”在苏丹看来,“80年代,中西方现代艺术频繁交流的过程中,中国因为对西方艺术的陌生感会忽略许多细节,而到了今天,当我们对这些艺术形式司空见惯后,再认识可能会更从容淡定。”
学者代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系主任陈岸瑛认为:“此次展览中,绘画被激进地解构,表面上看支架/表面艺术运动和上世纪初法国的现代主义运动类似,但它更多的和60年代的当代艺术思潮相关联。抽象绘画比较关注绘画的表面,而支架/表面艺术运动关注绘画的周边,比如花框和画布。它们对绘画背后无形属性的揭示,正是当代艺术非物质化、观念化中的一个重要维度。”
《编织》 安德烈·瓦朗西 1969
此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包括安德烈-皮埃尔•阿纳尔(André-Pierre Arnall)、樊尚•比乌莱斯(Vincent Bioulès)、皮埃尔•布拉利奥(Pierre Buraglio)、路易•卡内(Louis Cane)、马克•德瓦德(Marc Devade)、达尼埃尔•德泽兹(Daniel Dezeuze)、诺埃尔•多拉(Noël Dolla)、托尼•格朗(Toni Grand)、克里斯蒂安•亚加尔(Christian Jaccard)、让-米歇尔•莫里斯(Jean-Michel Meurice)、贝尔纳•帕杰斯(Bernard Pagès)、让-皮埃尔•本斯曼(Jean-Pierre Pincemin)、帕特里克•塞图尔(Patrick Saytour)、安德烈•瓦朗西(André Valensi)、和克劳德•维亚拉(Claude Viallat)等。
《木梯》 达尼埃尔·德泽兹 1971
《七个成角形的组件》 贝尔纳·帕杰斯 1973-2017
法国文化部主管多米尼克•阿里斯(Domomique Aris),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展览总策划之一、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专员白莫迪(Mehdi Brit),法国南希美术馆馆长克莱尔•思图丽(Claire Stoullig),策展人卡罗琳•比西埃(Caroline Bissiere)、让•保罗•布朗谢(Jean-Paul Blanchet),法国新阿基坦大区理事弗朗索瓦•贝齐亚(Francoise Beziat),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军,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王华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赵超,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贾铁英,河南省美术馆副馆长于会见,著名艺术策展人、艺术经纪人程昕东,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顾问、高级会员及志愿者等1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当日还举行了“艺术与哲学”学术研讨会,14位来自法国和中国的艺术史家、哲学家、批评家和策展人从历史、文化、哲学等角度对“支架/表面”艺术运动和此次展览进行深度剖析。
展览自5月20日起将持续至2019年8月20日。
Copyright © 2021 艺集网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5495号 备案号: 浙ICP备17035820号-2 高校毕业设计协同创新中心 经营许可证:浙B2—20200904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8765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