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集网 (ARTUNS) | 在不完美中发现美,在自然中寻残缺之美 | 艺集网

在不完美中发现美,在自然中寻残缺之美

艺集网

发布时间:2021-07-01

 什么是“侘寂”?它是日本最富影响力的文化和哲学理念,以艺术、仪式的形式展现。如今,不仅在日本,“侘寂”的理念也深受诸多海外人士的青睐。


  日本文化蕴藏着许多富有深意的理念,其中的传统和流行都围绕着不同形式的哲学理念,十分有趣。  


  纵观世界,日本文化在美的体系、美的概念及美学本身方面都有着独一无二的见解。“侘寂”便是其中之一。 



  “侘寂”的概念 


  “侘寂”在于寻找自然之中的残缺之美,其美学旨在现存之物的非圆满, 短暂和残缺。“侘寂”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哲学理念流露出佛教色彩,尤其体现了佛教中的苦谛四行相——“无常”、“苦”、“空”、“无我”。     


  “侘寂”展现了自然之朴,保留任何物质、生命的原生状态。它的存在与西方美学概念相背,认为西方所推崇的人工美学与追求完美违背自然,无法达成。 


  随着时代发展,西方对美的定义不断进行提纯,所设立的标准越来越脱离现实,他们扭曲自然之美,只接受那些完美无瑕之物。反观日本,其信仰体系以及“侘寂”的理念包罗万象,教导人们去接受容纳未经雕琢、存有瑕疵的美。 



  “侘寂”于日本文化与艺术  


  “侘寂”哲学的影响深深植根于日本文化,日本的传统庭院设计、室内设计以及其他传统艺术形式都映射出了这一理念。 


  人们参悟其真谛,乐于将这一哲学理念以艺术和室内设计的形式,更为具象的表达,日本的生活环境以及人们所爱的生活方式通过“侘寂”美化展现。“侘寂”的哲学,与佛教禅宗相关联,存于日本的民族气节和处世之道中。 


  “侘寂”使日本设计独树一帜。即使在更为现代的设计中,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美学设计角度,简洁舒适的设计风格。 



  “侘寂”的涵义是什么?  


   如果想要更好地理解“侘寂”,那就得追溯词的起源,通过拆文解字来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涵义。“侘”是简洁、无常、瑕疵、残缺,“寂”是时间流逝对于任何物质和客体所造成的影响。  


  “侘寂”一词包含了对于万物老朽之美、瑕疵之美的欣赏,也包括了物体经时间之手炼造的残缺之美。侘”和“寂”相结合,成就了彼此,完美诠释了物的朴素本质,最终在物欲世界中遗世独立,形成了一种质朴放松的生活方式。“侘寂”理念让设计回归自然本质,更为舒适。在设计领域,比起那些打着物质享乐主义旗号的完美清透的空间设计,“侘寂”森罗万物,返璞归真。 



  “侘寂”理解难点 


  外国人初次接触“侘寂”一词,难以理解,需要时间去消化,但经过字义拆解,词义变得清晰,容易说明。不同于海外,“侘寂”的本质早已融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和艺术作品中,遍布文化、传统与流行。  


  外国人入门虽难,可一旦领悟,就会被“侘寂”的理念所深深吸引。它完全改变了美学的普遍定义,增加了美的可塑性。设计的美藏于简朴和无常,日本“侘寂”设计美学是在中性调色板上,调和自然灵感与日常残缺之美。它并非极简主义,极简主义在于整顿体系,清除杂乱。“侘寂”从树丛中的绳结,到亚麻上的褶皱,是在庆祝那些自然之物的存在。 



   精神领域 


   “侘寂”起源于13至15世纪的佛教禅宗,融合三种基本哲学思想:万物皆无永恒、无完美、无圆满。美源自于“侘”、“寂”间和谐与静谧的平衡,自然间时间与腐朽的转瞬即逝。“侘寂”设计的关键在于把握住旧物件与自然材料的平衡,“侘寂”的内里优雅、稀疏和残缺,借此灵感,采用天然色彩和自然材质,能够打造出现代高级的内部设计。 



   赏“残缺之美” 


   不同于丹麦舒适温暖的生活方式以及减化完美的极简主义,室内设计采用“侘寂”理念,无论是房屋中一块磨损的布料还是用金粉和胶水修补过的锅子,设计都保留了对物质材料本身的尊重。无常之美很简单,只需将一瓶花置在腐朽的木桌,或选用那些历经沧桑的残缺之物,重新赋予它们光泽,增添温度和性情。设计材料,例如木材、石材、皮草和金属,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腐朽、污染、生锈和磨损。 


   为了体现设计的简朴和本质,通常避免使用批量生产的材料,而选用手工陶器,表面打造出墙灰的剥落感,水泥历经风雨的沧桑感。质朴的设计理念与高超的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了耐人寻味的的室内设计。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Copyright © 2021 艺集网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5495号 备案号: 浙ICP备17035820号-2 高校毕业设计协同创新中心 经营许可证:浙B2—20200904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8765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