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集网 (ARTUNS) | 周吉荣“历史的清唱”与叶南“孤寂的极限” | 远方

周吉荣“历史的清唱”与叶南“孤寂的极限”

远方

发布时间:2019-03-28

展览现场

司马迁《报任安书》有云“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作为本次中央美术学院提名展“天人之际”的策展人,在刘礼宾看来周吉荣和叶南两位老师的作品与当下的语境有些疏离。这是由于他们选择的历史时段和历史观,以及他们的空间关注以及对空间不同解读所引起的。

 

展览策展人刘礼宾在开幕式发言

周吉荣在综合材料的作品中突出“空寂”的在场,借助特种纸与笔摩擦而出的斑驳陆离痕迹,消减历史的这周,创造出一个了“无人之境”演奏着“历史的清唱”。

叶南则通过顶天立地人物的塑造,构成一个个大大小小“十字架”的稳定结构,来抵抗时空给她带来的惊恐和敬畏。“有人在场”并没有带来热闹,反而更加凸显了“孤寂的极限”。

周吉荣“历史的清唱”——清晰的过去与模糊的现实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清唱,没有华服傍身,没有浓妆艳抹,没有乐队伴奏,只是用自己的声音唱一首歌。敢清唱的歌手肯定不是一般人,敢“清唱”的艺术家也如此。

在周吉荣相知四十多年的的老友,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王华祥看来他就是这样一个艺术家。他以有鲜明特征的历史建筑为主题,如“老北京胡同”、“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坛”、“天安门”等,他将这些建筑从周围环境中抽离出来,使这些形象更加具有一种历史符号感。

周吉荣《北京No.18丝网版画 2008年

周吉荣《最后的纪念I 综合版画 1997年

他用照相制版方式创作丝网版画,把那些清晰而又真实的建筑,或者那些已经消失的老北京珍贵的记忆表现了出来。这些坚固如昔的屋宇在电脑技术和丝网重叠的印痕中变得虚幻而又神秘,这是周吉荣无声的“历史的清唱”,也是他无言的现世之言。

艺术家周吉荣在开幕式发言

周吉荣《海市蜃楼之一综合材料 2002年

灰色的胡同、四合院、围墙、溜达的老人、奔跑的青年等等,这些老北京人的生存环境犹如梦境一般呈现在他的作品中,潜伏着社会转型期中的新旧文化冲突。艺术家周吉荣谈到:“我所生活的北京才是我想表现的主题。这里的生活,这里的文化以及这里的一切存在和变化都与我息息相关。”后来他画霞光里的高楼和城市的地平线;画雾霾中如海市蜃楼一样的历史建筑,这些从记忆中流淌出来的现实图景,以符号化的痕迹凝固在了画面上。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开幕式发言

周吉荣《景之一 综合材料 2002年

周吉荣《No.1 综合材料 2011年

周吉荣《故城 III纸浆综合材料 2019年

从最初的“城市”、“门”系列到近些年的“海市蜃楼”、“绮梦”系列,他的作品代表了不同时期他对城市变迁的关切之心、追问之思和怀古之意。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认为:“周吉荣敏感于都市的变迁,在穿行都市的古老街区中寻找历史的存在。他在一次次的思考和追问中,不断突破着材料的局限,作品就像从现实追忆历史,图景随着记忆的流淌不断清晰,在模糊、朦胧的气息中表现古今交织的都市色泽,留下韵意悠长‘历史的清唱’”。

叶南“孤寂的极限”——寻根之路

叶南《月圆》之二 2018年

艺术家叶南在开幕式发言

光影中只有明与暗,没有中间调子,没有过度面,没有一切小细节。空空的天,黑黑的水,宛若一尊尊石刻般的浑厚造型,艺术家叶南想要用这些极简单的物象给观者留下强烈的震撼之感。正如她所言:“简练的手法、‘极限’的构图、结实的体块、夸张后呈现出的强悍张力,都是我追求的‘极限’视觉效果。我想要忘掉生活的自我表象,忘掉喧嚣的城市,步入艺术的空灵,寻觅心灵深处的召唤。”

叶南《英雄》之一 2018年

叶南《屁孩》之一 2017年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教授张路江谈到:“叶南描绘右玉和赤水河的风景那雄浑苍茫的大地,对古战场的追思,以及身为母亲关怀孩子成长的经历,对人性共通情感的关注,对人了历史的思考,对人最基本情感的表现和热爱,这些作品更是‘寻根’的见证。”

叶南《关系-悬念》之一 2018年

叶南《千年长城万古殇》2018年

叶南曾在俄罗斯留学多年,造型能力十分扎实深厚。她在艺术创作中注入持续的思考,本着对生活独特、细致的观察和理解,立足于自身感受,努力挖掘出时代中生命与精神的巨大力量。范迪安认为:“她的作品以富有张力甚至强力的形体、沉着浓郁的色调和厚重块垒的笔触来表现生命的存在、自然的力量,在人与自然的对视中探寻‘孤寂的极限’。”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年度提名展“天人之际”之——“历史的清唱”周吉荣个展与“孤寂的极限”叶南个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于2019年3月12日到5月1日期间展出。

展览现场

观众欣赏作品

观众拍摄作品

观众欣赏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Copyright © 2021 艺集网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5495号 备案号: 浙ICP备17035820号-2 高校毕业设计协同创新中心 经营许可证:浙B2—20200904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8765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