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集网 (ARTUNS) | 日食你看了吗?来看艺术家是如何描绘的 | 艺集网

日食你看了吗?来看艺术家是如何描绘的

艺集网

发布时间:2020-06-28

2020年的6月21日是父亲节,同时也正值我国的“夏至”,此时此刻一场“超级日环食”也已如约而至。全副武装守候已久的日食爱好者们早已按捺不住骚动起来。

注意抽烟可能会影响观看效果

观测设备要注意体积和重量

“追日千万遍,安全第一位。观看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日食不可直接用肉眼观看,不得不说爱好者们为了欣赏这一天文奇观真的做足了功课。毕竟如果错过了这次观赏机会,就要再等十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啊!!

有专业设备便可开心的欣赏日食了,但如果开心到落泪也会影响观看的

这种观测方法没毛病,只是效果会比较恐怖

年纪较大且颈部不太好的朋友可以躺下观测,但要防止睡着。

实在没有设备的也可以通过漏勺、笊篱、蒸笼等厨具利用小孔成像原理观看。

连上述厨具也没有的朋友只能通过树荫来观看,同时注意添置厨具。

本次日环食中国位于观赏的绝佳地带,日环食带主要经过南方部分地区,而其余地区均可看到日偏食,包括北京也可以观看到:

当日位于北京拍摄的日偏食。

甚至还有运气好+摄影技术强的乘客,在飞机上也拍到了更为壮观的日食:

没准人家就是为了拍摄日食才买的机票呢

虽然大部分人早已都懂了日食的原理,但在这里还是先简明快速的为大家阐述一下:

日环食是日食的一种。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程师胡方浩介绍,这次是本世纪唯一一次在中国可见的恰逢夏至日的日食。日环食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于是就形成了光环。

本次日环食是21世纪以来食分(指食甚时日面或月面被掩食的程度)最大的一次,非常接近全食。整个太阳圆面超过99%的面积被遮住,仅留下一圈很细的金边,所以也被称为“金边日食”。

从古至今,日食的魅力在全世界都未曾消减。

早在公元前1948年,中国的古人已在《尚书·胤征》里留下了关于日食的记录:“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另外《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中也有记载:“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而大神莎士比亚在《麦克白》第二幕第四场中也描述了相应的场景:“照钟点现在应该是白天了,可是黑夜的魔手却把那盏在天空中运行的明灯遮蔽得不露一丝光亮。难道黑夜已经统治一切,还是因为白昼不屑露面,所以在这应该有阳光遍吻大地的时候,地面上却被无边的黑暗所笼罩?”

由于以前人类的科学知识和认知能力有限,日食的每一次亮相都激发着人们的无限想象,留下了一个个传说故事:比如在中国很多人会说太阳被天狗吃掉了... ...而同样是吃掉太阳的动物,越南人则认为是青蛙,阿根廷人认为是美洲虎,西伯利亚人认为是吸血蝙蝠... ...非洲的一些民族的传说就比较浪漫,认为这是“太阳和月亮这对恋人在互相追逐”;而古希腊人则就比较悲情戏了,把日全食解释成是太阳抛弃了地球... ...

在北欧传说中,两只巨狼正在天空中追逐太阳和月亮。

全世界的类似传说故事传播很广,一般都是通过文字记载和口口传播,以及一些历史文物遗迹的记录和传承。

古巴比伦的粘土板,记录了公元前518年到公元前465年的日食。

纳撒尼尔·洛的1777年年鉴,提到了时年1月9日发生的日食。

关于日食除了这些常见的传播途径,有没有一些当时的艺术家通过画作将它记录下来呢?

Cosmas Damian Asam所绘日食画作

有些历史学家相信上图是关于日全食最早的写实画作。这幅画是1735年时由十八世纪早期著名的德国画家与建筑师Cosmas Damian Asam所绘,画作呈现的不只是日全食,还有日冕以及美丽的贝利珠景像。专家认为其很可能目赌了1706年或1724年、1733年的日全食后所绘。这幅画目前悬挂在德国巴伐利亚的维尔腾保修道院。

那么这幅画真的是最早描绘日食的艺术品吗?下图这幅画是由16世纪艺术家Antoine Caron所创作,其首次被伦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购得时被命名为《天文学家研究日食》:

Antoine Caron作品中的日食

16世纪的法国是一个宗教教义与迷信思想难以和谐共存的社会,自然界中被探测到的不寻常事件均被认为具有隐秘的含义。当时的人们认为像日全食这样的另类事件肯定蕴藏着某种奥秘。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皇后Catherine de Medici的宫廷画家Antoine Caron通过绘画对日食场景进行了描绘,也就有了上图的作品。如今该作品收藏于洛杉矶保罗盖蒂博物馆,标题为《最高法院法官狄俄尼索斯转化异教哲学家》(这也被认为是其最初的标题)。

那么上面这件艺术品就是最早描绘日食的么?其实还可以继续往前刨... ...

Raphael and his workshop, Italian, 1483–1520, Isaac and Rebecca Spied upon by Abimelech, 1518–19, Fresco, Loggia, Vatican Palace。

只是这样刨来刨去没有意义,因为画作上的景象究竟是不是在描绘日食,这一点真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法深究的。所以往前刨的动作就到此为止吧... ...

以上作品对日食的描绘都有大量艺术加工和演绎在里面,而接下来这位艺术家就非常严谨了,这位之前是学物理的。

下图是画家Howard Russell Butler笔下的日全食,这场日食发生在1918年6月8日。当时这位画家第一次受邀与天文学家们在美国俄勒冈使用专业设备共同观察这场日全食,并用画笔记录下自己所见的日冕轮廓、色彩和光影:

Howard Russell Butler的日全食

因为日食转瞬即逝,留给画家去记录的时间相当短暂,按照常规的写生方法即便你让手臂速度×2都不够画的。而Butler在这方面则自创了一种速记绘画的方法:首先很快地勾勒轮廓,并用符号记录色彩、光影等信息,然后再凭着笔记和记忆完善画面。

Howard Russell Butler当时一边观测一边绘制的笔记草图

这位站油画前的就是Howard Russell Butler,他早年间在普林斯顿学物理,不过后来还是转向了自己心仪的艺术。可见对艺术是真爱。

第一次与天文学家们合作Howard Russell Butler出色地完成了作品,同时一起观测的天文学家们都表示他的绘画记录十分准确,给科学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参考。受到专家鼓励之后,他又多次对日食进行了绘画记录。下面这幅作品是1923年隆波克的日食记录,这幅画作展现了“贝利珠”景象:

Howard Russell Butler作品中的贝利珠

但只要是绘画,多多少少就会有艺术加工在里面,而且要说百分百严谨的呈现日食根本不可能,因为毕竟日食的呈现时间确实太短了完全不够用。虽说现在超写实绘画号称能赶超摄影了,但即便你真的把某位超写实大拿按在这里让他照着画,他也得哭... ...

所以如果非要说百分之百的去呈现日食,还是得靠摄影技术。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摄影部负责人杰夫·罗森海姆(Jeff Rosenheim)表示:“摄影术产生之后,北美地区观测到的第一次日全食是在1854年5月26日。费城的威廉和弗雷德里克·朗根海姆兄弟(William and Frederick Langenheim)拍摄了八张连续的银版照片,其中七幅保存下来,目前藏于大都会博物馆。”

1854年5月26日的日全食照片,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除此之外,还有非常多的艺术家在作品中呈现过日食场景。比如马提亚·格吕内瓦尔德(Matthias Grünewald)在耶稣受难图中也经常加入日食景象;日本版画中也常用日食景象来增加鬼魅气氛;现代艺术家约瑟夫·柯内尔(Joseph Cornell)、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和阿尔玛·托马斯(Alma Thomas)等则用日食来表示对科学的敬畏。

Honoré Daumier, L'éclipse sera-t-elle totale ? , 1871

1900年,插画家W.克兰兹用自己的想象,描绘从月球或者其它行星看到的日食景象。

乔治·梅里爱(Georges Melies) 《日食:日月之恋》 (The Eclipse: Courtship of the Sun and Moon,1907年)

Paul Nash, Eclipse of the Sunflower, 1945 - Courtesy British Council Collection

阿道夫·戈特利布(Adolph Gottlieb)的《雾》(Mist,1961年)系列,与日食密切相关,且有场景本地环境符号,颇具神秘性。藏于古根海姆博物馆。

阿尔玛·托马斯(Alma Thomas) 《日食》 1970年

罗伊利希滕斯坦, 《日食》, 1975年

戈特利布《日食图》

萨拉·查尔斯沃思(Sarah Charlesworth)的《日全食轨迹》(Arc of Total Eclipse,1979年2月26日,出自《现代历史》系列。《现代历史》为一系列29幅黑白版画)。目前见藏于洛杉矶艺术博物馆。

通过众多艺术家的记录与描绘,使得原本严肃甚至在古代引起恐慌的天体事件变得生动和神秘,让人更加愿意接近和了解。打个比喻就像今天的社交平台,日食是一个古板冷漠的id,没有太多人去关注他;而艺术则是活泼光鲜有创意、拥有众多粉丝的大V。一天艺术转发了日食的动态,日食的关注量马上暴增,更多人开始主动愿意去了解他,日食的粉丝数量也开始蹭蹭暴涨... ...

所以,艺术的加持真的让日食也散发出了不一样的迷人光彩呢。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Copyright © 2021 艺集网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5495号 备案号: 浙ICP备17035820号-2 高校毕业设计协同创新中心 经营许可证:浙B2—20200904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8765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