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与会嘉宾合影
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主办,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音乐学研究所、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协办的“中国民族器乐创作与创新当代问题与反思”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12月18日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成功举办。会议邀请了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韩宝强教授,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叶明春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章红艳教授、严洁敏教授和周望教授,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刘嵘教授、杨春薇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教授、副院长李道新教授、副院长刘晨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数学学院王杰教授以及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魏然老师、张维维老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共艺术中心袁晓楠老师和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周凌燕老师等学者、教授就有关中国器乐创作的观念转型、音乐文化观念的当代转型、乐器学与人工智能、音乐学与人本主义等议题,展开了丰富、细致的对话和讨论。
论坛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毕明辉副教授的主持中拉开序幕。毕明辉老师指出,邀约音乐学和器乐演奏领域的专家在北大展开讨论,本身即是富有意味的。换句话说,在学科体制和培养机制的意义上,综合大学和音乐学院正在实现壁垒的打破与优势的互补,这种探索无疑具有开创性,它不仅使音乐学科中具体而微的讨论得以坐落在更大的视野和问题域中,也使综合大学得以回到其人才培养的初衷,追溯历史,民族音乐在现代中国的登场及其现代化进程,恰恰与北大这一学术空间密不可分。而北大艺术学院器乐研究与表演项目成立至今,在校园文化的营造与专业培养等方面也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期待这一探索随着多重声音与力量的汇聚获得更深入的推进。在随后的致辞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教授从自己对北大校园音乐文化的感受出发,进一步指出北大在中国现代音乐版图中的位置,以及今天北大音乐人的努力方向,彭锋老师对论坛的召开表示欣喜,也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教授致辞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韩宝强教授带来了题为“中国器乐创作的观念转型:乐器与AI声学”的报告。韩老师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入手,指出了当代中国乐器学研究的三个瓶颈:乐器音质的心理物理学模型、乐器文化与生态的关系和学习乐器的科学路径,并由此引出人工智能的话题。人工智能对声学研究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音频处理和海洋声学中的声源定位、生物声学、混响和环境声、语音识别等市场需求较大的领域,而在乐器音质感知、乐器学习等方面还具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其中的核心问题恰恰在于人本身,比如什么样的音色是“好”的?对音色的追求是人主导还是机器主导?在乐器学习上,AI技术能否帮助实现陪练?进一步地说,中国民族器乐的学习者在习琴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暗知识”,它们往往需要我们耗费极大的心力去摸索与试探,而借助人工智能,我们能否从知识的教授、重组和传承方式入手,使乐器学习少走弯路?最后,韩老师将问题指向了音乐智慧的层面,比如对声音信号的敏感度能否带来大脑敏感度的整体性提高,而在技术层面之上,音乐在何种意义上锻造了人类的心智,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这也是所有讨论最终的问题意识和落脚点。在问题讨论部分,韩老师进一步拓展问题域,提出了三个层面的思考。首先是乐器音质向哪个方向发展。韩老师指出,对音质的追求首先应该是演奏者的诉求,只有演奏者真正发出自己声音,才能推动批评的发展和技术的落地。而对音质的探求,根本上依托于基础学科的推进,在这个意义上,音乐学院的问题,或许只能在综合大学中找到答案。其次是民族乐器向哪个方向发展,韩老师以刀郎木卡姆在申遗前后的变化为例,指出一种乐器的可能性往往与其限度密不可分,只有真正去思考和辨别个人与集体、宫廷与民间的关系,民族器乐的发展路径才有可能被廓清。最后是乐器表演学科向哪个方向发展,韩老师追溯了阿炳、杨荫浏等先生的乐器表演观念,指出在专业分工高度精细化的今天,能否实现广博与集约的融通,是综合大学和音乐学院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中国音乐学院韩宝强教授发言
在讨论环节,北京大学数学学院王杰教授就3D打印如何处理乐器与材质的关系提问,并就古乐的保存与改造等话题发表了见解。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叶明春教授进一步阐发了韩老师对民乐科学化和“人”的关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共艺术中心袁晓楠老师和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周凌燕老师分别结合自身的演奏经验,对二胡这一乐器的改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围绕着这些议题,嘉宾们也展开了更深入的讨论。
北京大学毕明辉副教授进行总结
最后,毕明辉老师对上午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和评议。毕老师指出,韩老师的报告切中时弊、引领观念,虽然是小规模的讨论,但蕴含着大格局的思考。韩老师通过乐器与器乐的问题,声学人工智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的问题,最终指向的是中国人听觉的现代转型问题。如果说系统化的问题在中国音乐中或许是现代性问题最明显的表征,中国音乐的系统化转型是现代化转型的核心的方向,那么我们关于音乐的学科定位,即强调音乐乃至艺术是理科的一部分正在成为不可绕行的热点。很多时候,我们会注意到音乐的市场化或美学化的问题,但音乐学科自身的系统化与学科归属或许是真正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今天的论坛不在于人多而在于深度,不在于音乐界的独享而在于多学科的分享,不在于自说自话自言自语而在于对话与交流中的碰撞与乐趣,我们探讨的问题不见得有答案,但这恰恰是学术应该呈现的样子,这也提醒我们,音乐界自身的争议还不够多广,思维还不够活跃,其答案也或许的确在音乐之外。韩老师围绕乐器而谈及的声学AI最关注的是全域创造力的提升,乐器和声学AI的成果最关注的方向也一定是器乐的创作,我们还在探索中,这一点也是为我们论坛所关注的。
西安音乐学院叶明春教授发言
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叶明春教授带来了题为“音乐文化观念的当代转型:从蔡仲德学术思想与治学方法谈起”的报告。叶老师从师从蔡仲德先生的经历谈起,说明了把蔡先生的思想与治学方法作为例子来探讨音乐文化观念转型这一议题的缘由。接着,叶老师从上午的论坛关于听觉转型问题的讨论说起,引出了报告的主题,即思想的转型。叶老师分别从蔡仲德先生的生平经历、学术成果、治学方式、核心观念、关于“向西方乞灵”(该提法出自中国音乐学家青主先生,意为学习西方音乐优秀的经验和成果)的讨论等问题入手,完整而具体地展示了蔡先生的生命历程和研究图景。通过回溯和梳理,叶老师进一步触及了音乐学乃至中国现代思想史和文化史等领域的重要话题,其核心则是对现代化进程的关切和对“人”的主体位置的高扬。比如,人的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如何通过美的方式表现出来,换言之,面对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对立,是否存在一种协调的可能?音乐是艺术的一种,我们如何在文化的层面上定义音乐?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则是音乐家安身立命的根本。而回到蔡先生的学术生涯,蔡先生一生的学问在于对“人本主义”这一学术脉络的梳理和坚守,这是否就是现代转型中我们需要在音乐文化中坚守的特点?叶老师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即音乐的现代性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是“人”如何自处、如何在时代的激荡中安放自身的问题,这也是整个中国文化在二十世纪的重大命题。蔡先生的治学历程给我们的启迪在于,独立人格与自由意识是我们需要始终坚持的立场,更重要的是,作为演奏家,在技术层面之外的思想性和学术性同样重要。由此,叶老师进一步将问题引向现实,对于身处大学校园的学生而言,学术与学习的不同在于,前者是目标,后者是行为,如果问题意识不足、自学能力不够,就无法在学术上取得真正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在文化转型和音乐转型的过程中,大家是否有作为“人”的使命感,以文为乐,以专业为乐,拥有为文化而献身的精神。
随后,老师和同学们围绕叶老师的报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总结和评议中,毕老师指出,中国音乐学界的许多历史与现状都需要回到蔡仲德先生,蔡先生对于下一辈音乐学人的影响不仅在于知识的传输,更在于思想的激荡中学问与人格的养成,通过回顾蔡先生的为人与治学,我们不仅可以厘清学科领域中的诸多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得以领略一个人本主义者如何实现生命经验与学术路径的契合,这对我们在更大的格局中思考学习乃至学术的意义都不无裨益。
论坛在嘉宾和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和掌声中落下了帷幕。本次论坛以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民族器乐为基本历史情境,面对其在差异性和多元性等观念的驱动下在跨学科与跨边界方面的推陈出新,论坛以中国器乐文化转型为核心议题展开讨论,触及了相关领域的诸多问题,可以说,“边界突破”是这一系列问题的核心,也是与会嘉宾共同关心并致力于推动的话题,大家期待这一理论上的努力能够与北大民乐人的实践构成更好的联动关系,从而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打开一条生路”。今后,论坛将围绕相关领域的其他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与会嘉宾也期待这些讨论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Copyright © 2021 艺集网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5495号 备案号: 浙ICP备17035820号-2 高校毕业设计协同创新中心 经营许可证:浙B2—20200904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8765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