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鉴为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特别具有典型意义的年轻艺术家之一——他们成长于西方现当代艺术风靡之时,热烈拥抱各种风格潮流,誓与传统决绝;当热潮退却之后,他们又开始反思,开始找回扎根于传统中的自我,寻求内化的转换方式。
“从对外的模仿到自我的蜕变,离开西方那座大山,寻找自己的文化之本;仰望传统那座高山,又保持一定距离,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和养分。”王鉴为的艺术发展道路,就是这样一条典型的文化与自我的寻根之路。
本自具足之七--纸本水墨、丙烯、铅笔-104x162cm-2019
从“天一生水”到“本自具足”:营造水墨新场域
2019年8月10日,北京艾米李画廊王鉴为新作展——“本自具足”正式开幕。展览以艺术家王鉴为最新完成的绘画作品“本自具足”系列为主,辅以其最新创作的汝瓷雕塑和书法作品。 “本自具足”出自六祖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是完满具足的,“我”即宇宙——“我”带着时空而来,万物也因此而生。
在新作中,王鉴为彻底丢掉了中国传统水墨的表现方式,去掉了“笔墨”,以平涂和“硬边”的结合营造了不同的空间和场域。这位深受中国书法和太极影响的艺术家正在将中国传统文化内化,延续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文脉,并结合当代视觉经验,来表达中国水墨的内核与精神。
在此前的6月15至7月28日,“游于造物——王鉴为个展”在台湾大象艺术空间举行,展览引发台湾地区观众的共鸣与对话,台湾《大成报》形容该展览“如苍穹之水席卷而来”,透过其水墨艺术的苍穹无垠,挖掘心灵的崭新泉源与活力。
2017年,艾米李画廊首次举办王鉴为个展“天一生水”。那是王鉴为新的绘画风格的第一次完整呈现,那批作品有别于西方绘画,也与传统中国画的气质截然不同。他在当时称,展览是“第一次拿出自己真正满意的作品”。“以前的画都是在别人的体系里,现在的创作虽然稚嫩,但都是自己内心生长出来的,并且可以看到它在未来的成长空间。”
万物通元-纸本水墨、丙烯、铅笔162×104cm-2019
今年,王鉴为携新作再次亮相。在这批作品中,他将练习书法和太极的感悟内化其中,结合当代化的艺术表达语言和方式,在强调中国画“以形写意”美学特征的同时,通过简化的视觉形象,提炼、转译传统绘画元素,形成自我的图像、符号或意义,创造出其独一无二的艺术语言。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评论家赵力将其创作解读为“以自我的符号化去解释历史传统符号,从而产生了某种古朴厚重的历史性意义”。
在此种转化下,他的画面形成或直、或方、或婉转、或曲折、或圆融的几何形体,在流动的图式中形成了一种兼具文脉气韵和现代感的画面结构。王鉴为表示,“我现在‘浪费’在技法上的精力越来越少,但我的画面反而越来越单纯、干净。画面的气场、意境,比早期更为丰富。”
游于造物之六--纸本水墨、丙烯、铅笔416×204cm--2019
王鉴为一直致力于在作品中描绘一个与现实平行的精神世界。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抽离出“佛”和“云”的形象,形成“佛坐云”,它们反复出现在不同的场域中。“佛坐云”虽然在形式和内涵有某种依附心理,但又不局限于此。“佛”代表众生、万物与个人;而“云”寓意为气,是“近道之物”,为道的显化,两者并存于天地之间。
王鉴为表示,“道”可以理解为一种宇宙能量,万物都来自于“道”。“道”远存于先天之上,近存于一心之内。“本自具足”系列就是要表达“自我”与“万物”,人与整个宇宙乃至多重宇宙之间的关系。他用当代化的视觉语言来呈现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世界观,以诗歌一般的图像来表达人类的哲思。
不如骑白鹿-纸本水墨、丙烯、铅笔205×416cm-2018
透过绘画,王鉴为表达了自己的哲学观和宇宙观,既与中国道家思想相应,又与西方科学暗合,同时在视觉与艺术语言上亦能显现他个人与其所处时代。他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即艺术语言与人生智慧、意识空间以及能量呈现的结合,是可以在二维空间中实现的,而中国人最能意会却难以言传的“意象”和“精神”,以及中国人的浪漫和逍遥,也被艺术家赋予了全新的表达方式。
如评论家西南淨山所说,王鉴为最终画出了他一直流连忘返的精神世界——各种不同要素的多元共存,以及在“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时空中发生的交感作用,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天人合一”。
游于造物-105x262cm--纸本水墨、丙烯、铅笔-2018
从对外的模仿到自我的蜕变:寻求内化的创作形式
王鉴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祖姓丁,祖籍江苏省宜兴市。他的曾祖父丁康保是民国初年的学者、书法家,诸体皆能,最精行书,点画蕴藉,清新隽逸。遗墨多散失,有书论《静宧墨忆》传世。1919年出任开封县知事,全家遂迁开封。其祖父丁振成亦擅书法,在开封河南大学数学系教书,之后任台湾中兴大学数学系主任、理工学院院长。其父王澄早在1979年就获全国书法比赛一等奖,诸体皆擅,行草、隶书尤为著名,是“中原书风”的代表书家之一。家学渊源对他的艺术道路影响深远,但这种隐含于骨子深处的养分,一度令他极力逃避。
处于青春期的王鉴为被父亲送至远离家乡的青城山中学习书法,当时的他似乎也求之不得,他想要逃离,远离中原腹地,远离他从小就浸淫其中的文字和墨味。大学时期,王鉴为接受的是纯西式的艺术教育,沉静在“大师热”的环境中,和当时所有艺术家一样,年轻气盛的王鉴为深深痴迷于“印象派”、“野兽派”、“表现主义”等西方现当代艺术。
相期广成子--纸本水墨、丙烯、铅笔162×104cm-2018
但王鉴为不想停留在“像”,他想创作出自己的面貌。在黄宾虹的用笔中,他发现了“表现主义”的气质;在马琳·杜马斯(Marlene Dumas)的画面上,他看到水墨画的墨晕效果。于是他开始尝试用水墨画创作表现主义风格的作品,立志将书法用笔运用到中国的水墨人物画中,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然而,王鉴为热烈拥抱西方当代艺术的热情,却在真正走进西方艺术的殿堂后被浇灭。2009年,他受邀到奥地利维也纳举办个展,近距离面对曾经执迷的西方当代艺术,踌躇满志的王鉴为退缩了。“越是深入西方艺术的堂奥,越发现他们的创作背景、语境乃至表达方式,都与自己相去甚远。我不知道画什么了。”夹生的模仿,生硬的嫁接,让王鉴为觉得自己只是做着蹩脚的“创作”,他陷入混乱和痛苦之中。
我带着时空而来-纸本水墨、丙烯、铅笔-104x162cm--2019
当他回头再看当时的中国当代艺术圈,已被裹挟在权力和金钱中,他越走越迷茫,陷入了长时间的停顿状态。那时的王鉴为,有时很沮丧,感觉什么都画不出来,有时又画得很急切,想要走得更远。在这种压力下,他积极地去追求新的风格,继续在画中寻找属于他的语言。他追问,什么才是自己艺术未来的方向? “那段时间很喜欢莫兰迪的作品,追求那种安静的感觉,但又找不到那种状态。越想内心平静,反而越是得不到,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他甚至一度停下来,用蝇头小楷抄写经书,尝试着使用之前没有用过的绘画材料,在布面上用油画颜料来描绘一些空无一物的封闭空间。
201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鉴为接手完成一批以佛像为主题的画稿。为了完成这批手绘稿,他必须完全丢掉以前熟悉的画法,潜心投入其中,查阅资料,去寺庙里看佛像、壁画。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传统图式中寻找符合要求的造型,不断修改,转化成自己想要的形象。
通天下一气-162×104cm-纸本水墨、丙烯、铅笔-2018
为了完成这批创作稿,他沉浸在各种佛造像中,尝试着将这些传统艺术样式提炼成简单的、符合当代人审美经验的造型。这个过程不仅让王鉴为得到了曾经努力追求的内心宁静,也让他有机会深入系统地梳理从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佛造像。画到最后,佛的形象已经被高度精炼和概括化,变成了几个圆形组成的几何形体。
从佛像画稿到创作,王鉴为以此为契机,将已经烂熟于心的佛像图案、法器、纹样转化成画面,完成了他完全不同于以前的作品系列,《梦吉祥》就是其中之一。作品近看只是由几个简单、近乎抽象的色块组成,但它们在简洁凝练中却达到高度的视觉平衡。远看画面是一尊侧身的卧佛,双目微闭,右掌展放于脸下,面部丰盈,神态安祥,“视之若醒,呼之则寐”,释迦涅槃时超脱一切的状态尽显其中。然而,卧佛只是若隐若现,迥异于任何传统的佛造像。
意外地获得了一个打开创作之门的契机,王鉴为逐渐放弃固有的绘画创作经验,转而找寻自己身体里的传统文化基因,寻求一种内化的创作形式。
游于造物之五--纸本水墨、丙烯、铅笔104×204cm-2019
从汉唐到高古:在“风吹草动”中感悟宇宙洪荒
传统文化巨大的生命力与深厚的感染力在王鉴为心中逐渐苏醒、萌发。在学习、体味、反思传统精神的过程中,他获得了精神的安慰与心灵的救赎,重获艺术创作的鲜活感悟,进而促使思想转变,艺术创作面目也迥异于以前。至此,他沿着这一思路创作持续至今。从2015年开始的作品“一念”到之后的“混沌”系列、“游于造物”系列,再到“本自具足”系列,他的创作脉络也逐渐变得清晰。
本自具足之一-纸本水墨、丙烯、铅笔-104x161cm--2019
王鉴为想描绘那个与现实平行的精神世界,那个深隐于内心深处甚至前世记忆中的洪荒宇宙、灵性世界,开始逐渐在他的画面中浮现。他最初想要逃避的传统文化——汉唐的绘画、书法、文字、中国画所传承的美学和法则给予他不断的灵感,他似乎找到一个“通道”,可以连接时间与空间,过去与未来,宇宙与自我。
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沉淀和探索,王鉴为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作语言。他放弃了自己之前沉浸其中的“笔墨”、“造型”、“表现性”,以及所有当代艺术界流行的一切,掉头走向另一个反面——一种平涂的、在平面中塑造空间关系、大块的纯净色彩,抹掉了所有表现性的笔触,呈现出现在充满禅意和哲思的画面——就好像一个少年逐渐成长为不惑的中年。他的经历给予我们启示:每个艺术家的生命是和自己的艺术一起成长的,艺术作品就是艺术家的能量呈现,人们通过感受这种能量来感受艺术品。
美术史学者、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周博评价他这一时期画作:它们既没有带着时兴的卖相,也没有裹上唬人的洋装,只是让人想起敦煌的颜色和魏晋南北朝的气韵,画面沉默、流动而又安详,如同一种寂静的怀想。周博认为,“他正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复归于一种具有文化意义的“根性”表达。
在2016年的作品《逍遥游》中,还可以看到敦煌壁画和隋唐时期青绿山水的影子,也让人联想到日本华丽却又含蓄的屏障画……王鉴为一直喜欢大气磅礴、雍容大度、具有北方气概的汉唐文化,他想在自己的画作中再现这种逐渐式微的气局。“我追慕那个海纳百川、自信大度的汉唐文化。”
得自在观--52×52cm×4--纸本水墨、丙烯、铅笔--2018
而在其后的《天一生水》、《混沌》等作品中,王鉴为则追溯得更远,他将道家的太极和书法理论所讲究的“阴阳”、“八分”等观念引入构图。表达更远古的天地状态和哲理。《天一生水》的灵感来自于“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王鉴为借此表述遥远天际中,水星与日月汇聚的壮观场景。通过画面,观者体会到的不仅是“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磅礴大气,还能感受到隐约浮现于画面的远古气息。古人的天文宇宙观,对未知世界的的浪漫和逍遥,被艺术家赋予了全新的表达方式。
在绘制佛像画稿时,王鉴为领悟到了“万物皆佛”,如今,在他的作品中,到处都是“佛”的影子。王鉴为将自己所吸收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艺术思想兼收并蓄,吐故纳新,达到“心无所住,庄佛并修”的内心状态。内容的体悟和吸收,然后和自己的生命状态结合起来,最终找到了自己最想表达的东西——“气”与精神。
他的创作,由外向内,即由关注外部艺术文化情景,向关注传统文化、个体生命体验的转向,画面成为个人生活的投射——春红、夏绿、秋橙……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反应在画面上。“风吹草动就是感受自然中最微妙的东西,只有心沉静下来去感受,才会在内核线上生长出自己的东西。”
本自具足之九-纸本水墨、丙烯、铅笔--416×256cm-2019
王鉴为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审美经验,其实很多都是从书法里生发出来的。“画画的方式和书法的一些主张是暗合的,道理一样,绘画也是一个完善视觉平衡的过程。” 其父在《书法作品的视觉平衡及其拓展》一文中将“视觉平衡”视为“美的内核和基本规律”。回头来看,王鉴为恍然大悟,父亲所论当代书法的追求,不正是自己在画面中孜孜以求的吗?发展到当代的书法,无论点线、墨色、体势、布局,都在寻求更多的对比关系,更强的动势效应,更妙的抽象意味,一句话,在创作更为新颖,更为丰富的视觉效果。“书法讲求骨肉,讲究视觉平衡。太极也是一样,练气,讲求阴阳平衡。”
沉潜在内心深处的文化素养,家学的潜移默化,年少的质疑反思,还有当下对“风吹草动”的感悟,与古人宇宙观的对话……所有这些,都被王鉴为呈现在了作品中。
在8月10日举办的个展上,王鉴为在开幕前空荡荡的展厅转了一圈又一圈。他像一个观众一样来审视这些作品,想起了自己多年前的苦闷和挣扎,漫长的创作的寂寞和孤独,以及找寻到“通道”以后带来的巨大的快乐和内心的平静。现在的作品于他而言是一个中年面对少年的和解,也是一个更大的坚持战胜了年少的执着。
Copyright © 2021 艺集网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5495号 备案号: 浙ICP备17035820号-2 高校毕业设计协同创新中心 经营许可证:浙B2—20200904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8765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