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美术馆 广州美术学院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街道二沙岛烟雨路38号
2020-05-12 - 2020-06-02
剑道,初用剑,必用好剑,剑技者,剑与身化竹片木棍也能杀敌。剑与心化便可无剑,然初剑若无剑便不是以剑制敌。用剑至心剑可剑可无剑时,无剑不等于否定剑。
画道亦如此。
——林若熹《水论中国画》
本次展览试图提出中国画转型与发展方向的命题,通过中国画的不同形式的实践探索,从线、到墨,到水的审美延伸和转换,为中国画注入现代的元素,来印证画家长期对“现代没骨”的研究。
为水:林若熹个展
老子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是中国画创作必不可少的媒介,用笔无水难成骨法,用墨无水不成章法,设色无水难以附着,可见,善画者,必善“为水”。松年在《颐园论画》中指出:“万物初生一点水,水为用大矣哉。作画不善用水,件件丑恶。尝论妇女姿容秀丽,名曰水色,画家悟得此二字,方有进境。第一画绢,要知以色运水,以水运色,提起之用法也。画生纸,要知以水融色,以色融水,沉渖之用法也。二者皆赖善于用笔,始能传出真正神气。笔端一钝,则入恶道中矣。”
林若熹深知作画需善用水,东西绘画艺术之别,传统与现代之异,均可从一个“水”字中找到一丝线索,因此,林氏艺术在“为水”一事上毫不马虎。先说“工笔”一艺,他汲取岭南画派“撞水撞粉”法,以工笔重彩经营出极具现代设计意味的风格,水在林若熹笔下经过“精确的计算”,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殊为不易。再说林氏所谓“写笔”,中国画之意趣与用墨息息相关,而用墨的关键在于水。水,既是意象,更是媒介,林若熹将中国文人画用笔的书写性发挥的淋漓尽致。至于“没骨”,范景中先生说:“他的画的最大特点是,在布景上具有一种很强的设计意识,并且,总是喜欢将写意画觉得那种偶然效果带入其中。当然,这种效果主要是来自制作意义上的”渍染“,而不是那自由自在的书法式线条,这正是林若熹与其他那些工笔画家在风格上的一大区别。”当然,这与他在水墨之中运用了诸多矿物颜料和植物颜料有关,这是对传统中国画的创新与传承。
广东美术馆一向以研究和收藏“中国近现代沿海美术、海外华人美术、中国当代美术”,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岭南画派在广东近现代美术史,以及中国美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对岭南画派的史学梳理,对“后岭南”艺术及文化的发展演进的关注,是美术馆学术研究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如果认真地梳理一下“后岭南”的脉络,那么林若熹一定是一位绕不开的画家。
林若熹成名早,1989年,他便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上以《春夏秋冬》组画获得铜奖,这一年,他刚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不久。这组广东美术馆馆藏的经典作品曾多次在全国各地展出,深受观众和批评家们的喜爱,迟轲先生曾评价“这4幅小画新颖的章法、明艳的对比色、爽利的勾勒,显示出他在国画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具备了坚实的基础。”无疑,《春夏秋冬》在当时是极具创新意义的,它不仅向全国美术界展示出一种瑰丽的岭南绘画,更为林若熹的艺术创作开启了广阔的天地。今天,林若熹带着近百幅近作走进广东美术馆它们均代表了林若熹技艺的四个维度--工笔、写笔、没骨、白描,使我们得缘再次品味他这三十余年在中国画创作方面的全新探索。
Copyright © 2021 艺集网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5495号 备案号: 浙ICP备17035820号-2 高校毕业设计协同创新中心 经营许可证:浙B2—20200904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8765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