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美术馆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97号
2019-08-12 - 2019-08-3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彩画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况,我们在这十年中对中国水彩画的发展进行了历史性的梳理和系统性的研究,同时收藏了数量可观的具有历史节点意义的水彩艺术家代表作,以及走在当代水彩画前沿的新锐艺术家代表作。“承转之和——莞城美术馆馆藏水彩作品展”即通过馆藏水彩作品的特点进行梳理,从“传承与创新”两个角度梳理展现近十几年来中国水彩的多元化发展状态。展览分为“承”与“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展示的是我馆收藏的60岁以上的艺术家的水彩作品,通过展示作品的历史意义来呈现他们的传承与探索;第二部分展现了中国当代水彩艺术家在绘画材料发生转变、媒介不断更新、观念不断突破的情况下所呈现出大调整、大发展、多元化的态势。“承转之和”这一主题既是对十余年来中国水彩语言特色的概括,也是对中国水彩创作探索状态的表达。
2018年是莞城美术馆开馆第十个年头,“十年”作为一个时代的循环,它不经意地真实记录着莞城美术馆在“螺旋式上升”的成长过程之中所画下的第一段圆弧,展示着莞城美术馆脚踏实地前进步伐中的每一个脚印。而这十年莞城美术馆也记录和见证了中国当代水彩这十余年来多元发展的状况。
水彩画展览和收藏作为我馆办馆的方向之一,它承载着莞城美术馆的特色体现。我们希望以此展览为契机,将馆藏水彩艺术作品从宏观到专题、从现象到本质进行系统性、系列性的研究,结合相关文献档案资料以及专家与艺术家的访谈与探讨,更为直观地分析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大历史背景中,近些年中国水彩画的发展态势,体现当代中国水彩画在传承中多元、发展、超越的时代特征。
“承”
“承”意为传承水彩画传统。从1715年传教士郎世宁来华教授西画算起,水彩画在中国发展已有300余年,已然形成一套完整的绘画语言体系。水彩画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历史代表意义的传统水彩画作品。本章所展出的作品是莞城美术馆在坚持水彩之路的过程中收藏的60岁以上资深老水彩艺术家的代表作品。这一阶段的作品以写实手法为主要绘画创作语言,重在记录生活感受,以写生带动形式探索,意在传达水彩画“薄”“透”“韵”“趣”的画面意境。从构图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水彩题材和构图方式都比较传统,传统水彩作品通过或开阔或精细的表达,在常规视角下展示出比较完整的水彩绘画语言。绘画题材方面也较为统一规整,在继承传统水彩绘画语言的基础上更加的完善和完整。
中国现代水彩画先驱潘思同的作品传承了早期水彩水色淋漓的语言特点,非常具有历史价值,黄铁山、关维兴、刘寿祥等资深老水彩艺术家,他们的风景、人物、静物水彩作品不仅以写生为重要依托,而且在继承传统写生观念的基础之上,户外写生和室内绘画相结合。所以“承”不仅是对传统水彩语言的继承,亦有不同时代画家新的思考与实践,为其他层面更为丰富的水彩画创作实践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转”
正所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规则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被打破,被改写,同时自然形成新的体系,新的规则。“转”的意思即为在前者的基础之上绘画语言发生转变,同时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多其他艺术门类的专业人士转而投入水彩艺术创作之中,用他们在之前各自颇有建树的领域中的宝贵经验和独到理解为水彩画带来全新视角,打开广阔视野。这一阶段水彩画的绘画材料发生转变,媒介不断更新,观念不断突破,呈现出大调整、大发展、多元化的态势。
这一时期水彩创作的学术意识明显加强,水彩画的影响迅速扩大,确立了和中国画、油画一样的独立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水彩艺术家的创造积极性。时代的艺术热情被持续点燃,水彩画界也不断涌动起蓬勃的创造热潮,在解放思想的文化背景中表现出探索创新的精神。无论是在作品题材的广泛性、构图的独特性、形式风格的多样性还是对于作品内涵的挖掘以及艺术家个性的追求和表现上都有了显著的进展,出现了一批具有中国风采、有较强创作意识和艺术表现力的优秀作品。整体上来说,这一部分的水彩艺术创作以年轻水彩艺术家的作品为主,显现出锐意进取、传承与创新的态势和鲜明的时代风貌。
结语
水彩画作为艺术洪流之中的一股清泉,逐渐摆脱了“小画种”的局限日趋成熟,成为具备完整体系和油画、版画等艺术门类并行不悖的独立画种,它的语言具有极为独特的艺术特点。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随机性使得水彩画散发出神奇的魅力,感召着众多艺术者跃跃欲试。一方面,传统的水彩艺术形式呈现出更加完整的历史意义,它不仅仅是水彩艺术发展的基石,对于当下的水彩艺术更极具意义。另一方面,更多活跃的青年艺术家在传承历史传统之外,不断探索与当代图像化的视觉审美相适应的表达方式,并在近期重大水彩画展中获奖。莞城美术馆的水彩画展览与收藏始终坚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超越。而此次展览以平行的视角观察水彩艺术发展的两大板块,形成较为鲜明的对比和视觉冲击,帮助观众更为直观地感受水彩画的变迁。而这正是“承转之和”所呈现的丰富面貌所在,也是莞城美术馆水彩研究系列展览的开端。接下来,继此展宏观上的讨论之后我们将针对馆藏的全部水彩作品进行一系列从现象到本质的系统性、系列性研究。
Copyright © 2021 艺集网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5495号 备案号: 浙ICP备17035820号-2 高校毕业设计协同创新中心 经营许可证:浙B2—20200904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1-87653523